藏区牦牛落户驾车乡
曲靖翻译公司推荐阅读,版权归所有者所有,转载如有侵权,烦请告知删除!
盛夏七月,明媚的阳光照耀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会泽县驾车乡钢厂村广阔的草甸上,一大片黑色的牛群引起了记者的注意,像是非洲大草原的感觉。走近一看,这不是藏区的牦牛吗?钢厂村怎么会有这么多牦牛?
在公路边,几个操着大理口音的人,指着牛群与钢厂村的养殖大户高天林砍价还价。高天林是这群牦牛的主人,他是这里有名的养殖、种植大户。“驾车乡高寒冷凉,养殖牦牛有独特的气候、牧草等优势,不仅转变了生产方式,还增加了大伙的收入。”他和记者聊起了他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的故事。
“2012年,我们几个合伙人从迪庆州引进牦牛46头,15头桑土黄牛,本地引进6头西门塔尔母牛。通过几年的精心饲养,已经获得了成功,从2014年开始,就开始出售成品牦牛了,一头700斤左右的牦牛可以卖2万多元。”高天林告诉记者,今天从大理来的客商打算签一笔大订单。
四年前,高天林和合伙人注册成立了峰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注册资金1460万元。主要从事马铃薯原原种繁育、商品薯种植及牦牛等特色养殖产业。公司下辖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峰源养殖协会两家单位,现有合作社成员130个。经过几年发展,合作社已发展成为农牧配套、种养结合型的生态农业发展公司,现有办公用房240平方米,建成标准化牛舍3600平方米,有拖拉机、割草机、培土机等农用机械10余台,合作社基地全部实现铁丝网隔离,现存栏牦牛138头,黄牛32头,其中成品牦牛63头,发展牦牛养殖社员16个,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收入。
公司还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,引进省内最畅销的鲜食加工两用型品种云薯304号,绿色生态种植商品薯530亩,原原种560亩。商品薯产出后直接供给子弟土豆片厂进行生产加工,每年可带来纯利润35万元左右。每年可产出原原种840吨,带来纯利润55万元左右。
公司按照“绿色、生态、环保”发展理念,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产业化经营模式,天然放牧、种草养殖相结合,进行“种草料——养牛——造有机肥——种马铃薯”为一体的立体式开发,不断扩大和农户联合规模,壮大养殖规模,流转土地、林地3000多亩,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261人,辐射带动周边68户农户共同致富,实现年人均增收1281元。
“利用好现有条件,注重从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中发展合作社社员,持续扩大养殖规模,形成规模化、产业化经营,计划建成每年出栏500头牛的大型养殖基地,辐射带动周边养殖大户,最终实现年出栏1000头以上。”高天林说,在党和国家好政策支持下,他们正在用金融扶贫等优惠政策筹措资金,发动农户参与入股,更好地带动贫困群众致富。他还将积极拓展市场,计划与省农科院扩大合作,努力扩大种薯基地,与子弟土豆片厂签订购销合同,降低市场风险。本报特约记者 刘光信
随机文章